
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新常态、新形势和新情况,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的倾斜支持下,系统上下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主要呈现出“六高一全”的特点。
一是投资完成保持高位。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253.86亿元,同比增长5.8%,超年度目标3.86亿元,实现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全国总投资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的三个省份之一,为全省稳增长、扩内需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高速公路完成930.04亿元、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完成295.86亿元、水运完成21.6亿元、汽车站点及枢纽完成6.36亿元。
二是筹资融资再创新高。争取中央车购税等资金到位234.43亿元,争取第三、第四批中央建设基金107.52亿元,约占全国公路基金安排总量的15%,地方高速公路争取总额为全国第一。积极开展与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铁建等央企的合作,高速公路多渠道筹资融资到位1185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并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三是项目建设高速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100公里达5128公里,形成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高速公路总量居全国第八位,新增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第一位,提前三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成为西部第1个、全国第9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建设普通国省道2416公里,建成1803公里,形成15个二级及以上普通国省道公路出省通道。实施通村沥青(水泥)路1.54万公里、县乡道427公里,实现75%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乌江思林电站过船设施、构皮滩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全面完工,都柳江从江航电枢纽首台机组发电,实现了我省航电开发新突破。2015年底集中新开工31个交通重点项目和一批农村公路,总投资达1028亿元,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基础。
四是公共服务明显提高。建成各类客运站69个,实现市(州)至少有1个一级客运站、70%的乡(镇)有客运站、50%的建制村有招呼站。新开通客运行政村1581个,实现80%的建制村通客运班车,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增7个县(市、区)开通公交,总数达85个,公交开通率达96%。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27%、6.66%、8.14%、15.47%,水路分别增长4.51%、6.41%、10.17%、20.06%。深入开展“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投用92对,新建和改扩建收费天棚289个;ETC收费站达255个、ETC收费通道达535条,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100%,并实现全国联网收费;水洋湾、向阳、久长3个服务区荣获“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称号,惠水等11个服务区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区”。深入开展“平安高速”创建隐患大排查、大排除专项行动,共排查安全隐患1744处、整改1650处,整改率达95%。公路养护水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了“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
五是改革创新高效运作。探索推动PPP模式,并在铜仁至怀化、正安至习水等高速公路项目试点建设。在全国率先创新农村公路央企合作模式,采用“建养一体化”服务采购模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贵州交通发展基金设立加紧运作。“智慧交通云计算服务与大数据应用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评审,推广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7075辆,出版了《大道出黔》系列科技专著,清水河特大桥等一批世界级桥梁建成投用,贵州山区桥梁建设水平跨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
六是规划编制高密度对接。完成全省“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1+13”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体系。抢抓规划编制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加大争取力度。交通运输部在“十三五”期拟补助贵州车购税资金1000亿元以上,预计水运发展、信息化建设、公路安防工程、节能减排等还可以再争取部分补助资金。若考虑2017年左右“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还将有所增加。
七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研究制定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等文件,统筹部署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推进“四型机关”创建,系统党风、政风和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深入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创先争优”评选活动,水城高速公路管理处等4个单位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表彰。认真整改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扎实抓好“四风”整治,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认真策划“县县通高速”等主题宣传,贵州交通发出了好声音。
一是投资完成保持高位。全年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253.86亿元,同比增长5.8%,超年度目标3.86亿元,实现历史最高水平,成为全国总投资连续两年超1000亿元的三个省份之一,为全省稳增长、扩内需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高速公路完成930.04亿元、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完成295.86亿元、水运完成21.6亿元、汽车站点及枢纽完成6.36亿元。
二是筹资融资再创新高。争取中央车购税等资金到位234.43亿元,争取第三、第四批中央建设基金107.52亿元,约占全国公路基金安排总量的15%,地方高速公路争取总额为全国第一。积极开展与中国交建、中国建筑、中铁建等央企的合作,高速公路多渠道筹资融资到位1185亿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并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三是项目建设高速推进。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100公里达5128公里,形成15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高速公路总量居全国第八位,新增高速公路里程居全国第一位,提前三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成为西部第1个、全国第9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建设普通国省道2416公里,建成1803公里,形成15个二级及以上普通国省道公路出省通道。实施通村沥青(水泥)路1.54万公里、县乡道427公里,实现75%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乌江思林电站过船设施、构皮滩电站翻坝运输系统工程全面完工,都柳江从江航电枢纽首台机组发电,实现了我省航电开发新突破。2015年底集中新开工31个交通重点项目和一批农村公路,总投资达1028亿元,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奠定基础。
四是公共服务明显提高。建成各类客运站69个,实现市(州)至少有1个一级客运站、70%的乡(镇)有客运站、50%的建制村有招呼站。新开通客运行政村1581个,实现80%的建制村通客运班车,农村客运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新增7个县(市、区)开通公交,总数达85个,公交开通率达96%。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27%、6.66%、8.14%、15.47%,水路分别增长4.51%、6.41%、10.17%、20.06%。深入开展“多彩贵州•最美高速”创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投用92对,新建和改扩建收费天棚289个;ETC收费站达255个、ETC收费通道达535条,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100%,并实现全国联网收费;水洋湾、向阳、久长3个服务区荣获“全国百佳示范服务区”称号,惠水等11个服务区被评为“全国优秀服务区”。深入开展“平安高速”创建隐患大排查、大排除专项行动,共排查安全隐患1744处、整改1650处,整改率达95%。公路养护水平明显提高,顺利通过了“十二五”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
五是改革创新高效运作。探索推动PPP模式,并在铜仁至怀化、正安至习水等高速公路项目试点建设。在全国率先创新农村公路央企合作模式,采用“建养一体化”服务采购模式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贵州交通发展基金设立加紧运作。“智慧交通云计算服务与大数据应用科技示范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评审,推广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汽车7075辆,出版了《大道出黔》系列科技专著,清水河特大桥等一批世界级桥梁建成投用,贵州山区桥梁建设水平跨入国际国内先进行列。
六是规划编制高密度对接。完成全省“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1+13”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体系。抢抓规划编制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加大争取力度。交通运输部在“十三五”期拟补助贵州车购税资金1000亿元以上,预计水运发展、信息化建设、公路安防工程、节能减排等还可以再争取部分补助资金。若考虑2017年左右“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还将有所增加。
七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研究制定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两个责任”等文件,统筹部署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推进“四型机关”创建,系统党风、政风和机关作风明显好转。深入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创先争优”评选活动,水城高速公路管理处等4个单位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表彰。认真整改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扎实抓好“四风”整治,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认真策划“县县通高速”等主题宣传,贵州交通发出了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