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讼思维推动交通执法规范化的实践者——记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五支队法治先锋王义
“诉讼思维的本质,是让执法者永远站在被告席思考权力边界。”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王义脸上,他正逐页审核执法卷宗。随着气温变化,王义受伤的腿仍会泛起酸痛,2018年深夜出勤时被失控货车撞飞8米的记忆随疼痛苏醒。
而今,被医生断言需长期静养的他,历经基层磨砺、生死考验和改革攻坚,创新提出“用诉讼思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工作理念,为一线执法人员打开了提升办案质量的全新路径。
生死现场:钢铁脊梁的诞生
2018年8月25日23时17分,G76厦蓉高速事故现场。
刚完成前车处置的王义正准备取证时,刺目的车灯骤然撕裂夜幕——失控货车冲破隔离设施将他撞飞。急救诊断显示:左侧锁骨粉碎性骨折、8根肋骨断裂、左腿胫骨平台塌陷、脑震荡伴全身大面积挫伤。“能活下来已是奇迹。”医生坦言。
身体的剧痛尚可忍受,心理的煎熬更甚——胫骨塌陷可能意味着永久性行动障碍。这个曾以“小马哥”之名驰骋赛场的省局系统运动会百米亚军,如今要直面“单腿行走”的未来。当疼痛与焦虑袭来,法律书籍成了他的镇痛剂;当康复训练举步维艰,拐杖化作另类接力棒。日复一日蹒跚却坚定地复健中,那份刻入骨髓的运动员韧性终于助他摆脱拐杖。经鉴定为工伤九级伤残后,单位安排其转岗休养。但岗位的转变,熄灭不了王义内心那团执法为民的火焰。
改革攻坚:创新引领执法规范化
2021年,贵州交通执法改革直面转型阵痛。运政执法领域的全新职能让一线人员陷入困境。“查处非法营运车辆时,司机当场质询执法依据,我们竟一时语塞。”五支队一大队一位执法人员回忆道。
作为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五支队运政执法协调科业务骨干,王义勇挑重担,凭借扎实的法治素养和丰富的一线经验,负责全支队执法协调和规范化指导工作。他不仅迅速吃透新领域的法律法规,更以其为纽带,与本地法律界建立了广泛深入的联系,与众多资深律师成为亦师亦友的伙伴,虚心汲取诉讼实践的宝贵经验,深入各大队开展面对面指导、案卷评查和疑难解答。在五支队运政执法工作处于零基础起步阶段的关键时期,他坚持基层导向、问题导向,主动向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跟班学习,系统梳理执法难点与程序规范,通过重构知识体系、创新办案机制,成功总结提炼出一整套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办案工作模式,并创新提出“用诉讼思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的理念,系统梳理风险防控要点,制作专题培训课件。这一创新做法被誉为支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里程碑式突破”,推动了支队实现从“先行先试”到“典范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深入各大队开展面对面指导、案卷评查和疑难解答
星火燎原:从黔西北到全省推广
王义凭借扎实的法律专业功底和丰富的执法实践经验,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中表现突出,展现了较强的风险预判能力和案件分析水平。他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有着深入思考,工作成绩得到了省执法局领导的肯定,被聘任为“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法制审核员”。省执法局多次抽调王义参与全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内关键性的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他所总结的“诉讼思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等创新工作法,在制度建设中被凝练吸收,成为推动全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效能提升的有力引擎。
为提升一线执法人员办案质量,受省执法局委派,王义承担了面向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区域执法办案业务实操的授课任务。王义将“用诉讼思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的工作理念融入课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交通执法实践中的疑难要点分析、执法风险精细化管理、案件证据标准化采集、规范文书制作精要等主题进行讲授,其高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在各地学员中引发强烈共鸣与一致赞誉。其授课范围已覆盖全省九个地级市(州),培训基层执法人员数百人。
将“用诉讼思维办理行政执法案件”的工作理念融入课程在全省范围内授课
“执法者的价值坐标,是用法治标线厘清权力边界,以每起案件的公正铺就坦途,让公民权利在公路网上自由延伸,助行业脉动于法治轨道稳健前行。”
窗外的贵州群山层峦叠嶂,恰如法治建设路上的无尽峰峦。王义关闭电脑,新一轮案卷评查即将开始,他的路仍在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