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n·必赢中国官网

贵州省召开“大交通•天堑变通途:从火车开进苗家寨到西南交通枢纽”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19-06-21 17:09 来源:- 字体:[     ]

6月21日, 贵州省召开“大交通•天堑变通途:从火车开进苗家寨到西南交通枢纽”新闻发布会,该发布会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贵州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第三场。 bwin·必赢中国官网巡视员章征宇、民航贵州监管局副局长罗文德、省发改委综合交通处处长卓毓淼、省铁建办综合处处长牟成刚参加发布会。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刘琦主持新闻发布会。

会上,章征宇向媒体记者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交通取得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提出了“交通引领经济”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交通设施基础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一是交通投资呈几何倍数增长,交通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1949年至2018年,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195.38亿元。从2014年开始,连续投资总额连续5年超千亿,连续72个月位列全国前三,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交通投资稳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二是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公路运输网络基本形成。新中国成立时全省公路通车里程仅3943公里,其中能够维持基本通车的仅有1950公里。截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19.7万公里,是1978年的6.4倍。三是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基本建成。从1986年贵阳至黄果树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的开工建设,到2015年,贵州成为西部地区第1个、全国为数不多县县通高速的省份。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6453公里,在建2082公里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18个,通车里程上升至全国第7位,高速公路综合密度上升至全国第1位,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改变了山区地形地貌的制约,更加凸现了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战略位置。四是农村公路建设成就显著,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基本依靠人扛马驮,到2017年,全省就已经实现建制村通畅率达100%。2017年8月,贵州启动了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三年大决战,已于今年5月实现了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实现农村公路由“通不了”向“通得了”“通得好”转变,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畅率,切实提升农村群众出行质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五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汽车站场建设快速推进。2018年,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客运站1257个,实现了每个市州至少有1个1级客运站,全省约有91.6%的乡镇建有客运站,客运站的面貌和功能得到极大改善。交通运输发展迅猛。到2018年,全省营运客运汽车已增至27844辆,与周边省区和东中部许多省区均开通了公路直达班线,营运货运车辆达到168394辆。公路运输逐步实现向快捷、舒适、安全、高效转变,成为各项运输方式的排头兵和主力军。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实现了二级以上道路客运站联网售票实现全覆盖。“通村村”农村出行服务平台实现县县全覆盖。ETC车道覆盖率达97 %以上,OBU用户累计突破190万户,实现微信移动支付全覆盖,成为全国第7个、西部第1个全面开通移动支付的省份,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共享了交通发展红利。六是内河航运事业全面提升,实现通江达海的梦想。截至2018年底,全省通航里程达3780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900公里,位居14个非水网省(市)第一。断航13年的乌江“黄金水道”全线通航,结束了贵州‘不沿边、不沿海’的历史,实现贵州千百年通江达海的梦想。

随着我省交通先后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硬化路,加上“市市通”民航、“市市通”高铁的深入推进,贵州作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地理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成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通道,缩短了中西部陆路交通的时空距离,为西部省份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极大地助推贵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发布会现场

出席发布会的领导

章征宇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交通取得的成绩

媒体聚焦交通巨变

媒体记者提问



韦景全 摄影报道



皇冠博彩 太阳城娱乐 LOL官方投注平台 太阳城娱乐 太阳城app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