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n·必赢中国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通要闻

世界第一高桥开启桥旅融合崭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5-10-10 08:56 作者:杜延卿 刘小明 吴骥维 来源: 贵州日报 字号:    

625米高空的风,掠过花江峡谷的喀斯特峰丛,拂开贵州交通史的崭新篇章,更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立起了一座全新地标。

在喀斯特群峰间镌刻下传奇,这座自带“世界级地标”光环和“网红打卡地”的超级工程,早已跳出“交通枢纽”的单一属性,其以“交通+旅游”深度融合理念破题,以“桥梁观光+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三位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形态,成为贵州重点打造的桥旅融合的鲜活注脚。  

这座“云端高桥”,不只是缩短行程的通行捷径,更成了游客亲手触摸山河肌理、真切感受贵州发展脉动的新窗口。  

横亘天际的钢铁巨龙,在风与峡谷的相拥中,让“世界第一高桥”的硬核实力与“贵州旅游”的灵秀魅力完成深度共鸣,写下交通赋能文旅的全新传奇。

从“超级通道”到“旅游目的地”

桥旅融合的贵州探索

当大锤与金属的铿锵撞击声在峡谷间响起,花江峡谷大桥的“第一次心跳”便由此孕育。

历时3年8个月,无数建设者的汗水与智慧,终让钢铁长虹横跨“地球裂缝”之上。

为何要在喀斯特群峰间打造这样一座超级工程?  

俯瞰贵州便有答案:全省125.8万座山头、92.5%的山地丘陵面积,加之8条大江及支流纵横,要打通连接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与黔西南州安龙县的六安高速,必须直面北盘江最险峻的段落——花江大峡谷。  

早期设计阶段,工程师们在图纸上反复推演:跨越超级天堑,唯有超级工程可行。

如今,花江峡谷大桥已经正式通车,但早在设计之初,这座大桥就注定超越“桥梁”的传统定义——它不仅要打破山河阻隔,更要成为一座能留住游客脚步、承载多元体验的“旅游目的地”。  

“从第一张图纸落笔时,它就不仅仅是一座桥,而是要以桥为‘核’,铺开多元的旅游业态。”贵州交投产业集团市场发展部部长肖佑铭的这句话,道破了大桥与生俱来的“旅游基因”。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桥旅融合”作为加快推动贵州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抓手。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更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景区,推动文旅、农旅、体旅、桥旅等融合发展。  

这份顶层设计,为花江峡谷大桥的“跨界”指明方向。  

贵州交通投资集团立足“推动贵州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排头兵”定位,依托花江峡谷大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交旅融合不断升级。  

以“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理念为核心,以花江峡谷大桥为标杆,以超级工程IP化为核心,深度开发桥梁垂直旅游带,高空吊桥、云端咖啡馆、桥塔体验区、桥梁极限运动等特色空间,让“桥”本身成为旅游体验的核心载体——这一突破,放眼全国尚属首次。  

为让“桥旅融合”从理念落地为实景,大桥建设涉及的多地政府提前编制《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旅游区总体规划》,将大桥及周边50余平方公里区域纳入统筹,践行“桥上做吸引力,桥下做生产力”的全域发展思路。在结构设计阶段,建设者便为后期业态预留了充足空间。  

今天看到的观光电梯,在修建桥墩的时候就留下了预埋件,锚定区的预留结构可开发探险乐园,峡谷崖壁能搭建攀岩设施与悬崖帐篷。在设计上,花江峡谷大桥共规划30多种旅游业态,充分考虑后期桥旅融合的需求,从结构上进行计算,让大桥从“钢铁建筑”变成了“可生长的景区”。

对于游客而言,花江峡谷大桥的魅力,不仅仅是观光,内核在于能“亲手触摸山河肌理,真切感受工程震撼”。   桥上,1411米的高空极限跑道上,可360度俯瞰喀斯特峰丛的连绵画卷;高空蹦极、无绳蹦极、空中荡绳等项目,让游客在急速坠落中与625米的峡谷高度对话;  

桥下,300米的巨型水幕搭配高精度激光投影,将大桥的钢铁轮廓化作光影舞台,灯光水幕秀从桥身蔓延至桥塔,让“云端高桥”在夜色中绽放别样光彩;  

而即将亮相的“云端地标”,预计在11月开业的云端咖啡厅,届时也将成为游客的“必体验清单”——乘坐207米高的观光电梯,60秒即可“冲顶”至距江面近800米的高空,在咖啡香气中俯瞰峡谷与大桥交织的壮丽景致。  

为使大桥与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相映成趣,设计师们不仅考虑了交通功能的实现,还特别注重大桥与周边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的相生相融。以“三叠纪古海洋”为主题,打造桥旅融合新景观。

目前,悬崖酒店、超级工程研学基地正加紧建设,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的最后一环。正如设计师团队所预想的:“桥旅融合样板,真正实现了旅游六要素的全方位串联,让整座大桥成为一座完整的景区。”

世界级工程的震撼体验与峡谷观光、极限运动、科普研学、主题服务区深度融合,不仅为全国“桥旅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新路径,极大丰富了“中国桥梁”的品牌价值,也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超级流量”到“经济引擎”

世界级地标激活全域发展

“世界级工程必然承载世界级流量”——施工团队当初的期待,在今年国庆假期化作了生动现实。  

据统计,10月1日至7日,花江峡谷大桥云渡服务区累计车流量近4万辆,总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大家因桥而来,又因大桥衍生出的旅游业态而留下。”云渡服务区区长谢博然介绍,自9月28日大桥正式通车后,周边配套商业消费增长显著。  

这座“世界第一高桥”的吸引力,早已跨越国界。  

9月初,首届“世界第一高桥”铁人三项国际挑战赛在此举办,22个国家近200名运动员参赛,这是全球首个以超高桥梁为核心场景的铁人三项赛事。“骑行至山顶时,两侧峡谷风光令人惊叹,这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澳大利亚选手乔什・佩德洛道出了赛事的独特魅力。  

不久后的2025高桥跳伞国际邀请赛上,21个国家的31名顶尖运动员凌空跃下,在峡谷间演绎极限飞行,外国运动员但丁・沃德劳直言:“这里不仅有震撼的工程奇迹,还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贵州正在成为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理想目的地。”  

对普通游客而言,大桥同样是“必打卡”的理由。64岁的江苏游客蒋仕平,特意在贵州等候10多天,只为见证大桥通车:“其他地方少有这样的高桥,这是贵州独有的雄伟。”  

服务区里人气火热,经营户陆泽淑家的贞丰糯米饭每天卖出600多份,“花江峡谷大桥火了,我家的糯米饭也成了招牌,游客就喜欢这口家乡味。”  

最浪漫的注脚,藏在云渡服务区二楼的婚姻登记点。截至9月30日,已经有30余对新人在此领取“高桥婚书”,预约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贞丰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透露,这座超级工程正成为新的爱情地标。  

由贵州交投高科公司打造的文创产品同样销售火热,“桥见贵州·镜桥”“深谷架虹·积木”“锚定笔套装”“峡谷徽章·冰箱贴”等16款特色商品,融合了大桥文化、贵州特色与现代设计理念。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创产品在设计上深度融合大桥元素,截至10月7日,共售出文创产品超2000件,其中定制款冰箱贴文创产品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单品。  

桥下经济的裂变效应已然显现——在黔西南州贞丰县,游客流量随着大桥的通车迎来爆发式增长。贞丰古城、双乳峰、三岔河国际露营基地、布依古寨等一批优质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进一步激活潜力,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花江峡谷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座为贞丰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黄金通道’。”贞丰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祖平说。  

在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花江镇,从6月至9月底,镇上新办了25个营业执照,涉及餐饮、民宿、特色食品加工等行业。花江镇党委副书记徐代惠介绍,随着游客接待量持续增长,当地的旅游经济也跟着“热”起来。  

看桥、玩桥、因桥记住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以“桥IP”为核心,联动度假、体育、研学、乡村四大产业,激活区域经济的“一池春水”。  

这份热度还在继续升级,以花江峡谷大桥为中心,旁边的云渡服务区立足“以景观桥”,规划建设集餐饮、购物、娱乐、体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体,让“大桥牵线、全域开花”从愿景变为现实。

从“超级工程”到“黄金旅游带”

递出“可触摸的世界级旅游名片”

在贵州,推进“桥旅融合”,并非锦上添花的选择,而是顺势而为的必然。花江峡谷大桥的实践,是贵州“桥旅融合”发展的巅峰。  

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地无三尺平”曾让这里长期陷入交通闭塞的困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成为一代代贵州人的坚定共识。 

到今天,贵州已累计建成3万多座桥梁,世界前100座高桥中有近一半在贵州,其中有26座由贵州交投集团建造,此外,还有3座荣获具有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2016年,毕都高速公路北盘江大桥建成通车,以565米的垂直高度,成为当时已建成通车的世界第一高桥。2025年9月28日,625米高的花江峡谷大桥,刷新北盘江大桥纪录,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  

565米到625米,能超越贵州的只有贵州。  

作为贵州省内规模最大、技术最成熟、实力最强的全产业链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贵州交投集团所建设的六枝大桥、乌蒙山大桥、古牛河大桥等又一批世界级桥梁,引领着世界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发展。  

从“千沟万壑”到“高速平原”,放眼全省,3万多座桥梁不仅串起了高速公路网,还串起了一张极致风景网。  

作为贵州“桥旅融合”天花板,花江峡谷大桥不仅有丰富的旅游业态,还能与周边黄果树瀑布等成熟景区进行融合,串联成黄金旅游带。  

“六安高速建成后,将是我省西部一条纵向大通道,也是能源通道和风景大道。”早在建桥之初,设计者们便明确了花江峡谷大桥的定位。  

事实的确如此,作为六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通车大幅提升了区域交通的互联互通水平,以花江峡谷大桥为核心,辐射到周边的景点,将黄果树瀑布、贞丰古城、万峰林等核心景区纳入“一小时旅游圈”,直接带动西线旅游资源整合。  

“白天瞰高桥穿云端,入夜枕瀑布揽星河。”10月3日,黄果树旅游区内,来自重庆的游客李芳刚更新完朋友圈,又忙着给家人分享花江峡谷大桥的全景照。“上午一睹世界第一高桥风采,下午‘逛吃’安顺古城,晚上再去夜游黄果树,这才是假期该有的惬意。”  

看完花江峡谷大桥再游黄果树,成为当地旅游新玩法。安顺同步推出10余条特色旅游线路,以“桥地联动”为纽带,将黄果树、龙宫、天龙屯堡、安顺古城等景区“串珠成链”,满足游客“一次玩透”的需求。  

交通为笔,山水为卷,贵州以“交通+”模式激活低空经济、演艺经济与赛事经济,培育交旅融合新业态。从坝陵河的“蹦极一跳”到花江的“云端综合体”,贵州用16年时间,将“万桥飞架”的物理奇迹,转化为“万景联动”的发展传奇。

伴随花江峡谷大桥旅游区热度持续攀升,其管理服务水平亦同步迭代升级。景区针对老年人、儿童、教师等特定群体推出免桥梁观光票政策,10月1日至7日,该政策已惠及超5000人次。

与此同时,云渡服务区加油站全天营运、充电车位高效运转,解决车辆“能源焦虑”;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项目团队也不断推动管理模式优化升级,优化交通组织,深入研究,制定科学完备的长期交通组织优化方案。同时,将加强景区、服务区等人流密集场所的现场秩序管理,以科学管理应对客流考验。  

当下,贵州交投集团正以花江峡谷大桥为纽带,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推动大桥与度假、体育、研学、乡村产业深度联动,让“桥旅融合”既有“硬核高度”,又有“文化温度”。  

当世界因桥而来,贵州正以“桥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向全球递出一张“可触摸的世界级旅游名片”。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

足球外围平台 博彩app 伟德体育bevictor LOL官方投注平台 博彩网址导航 网上赌搏平台网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