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n·必赢中国官网

从数弯弯到数洞洞的变迁

发布日期:2023-10-17 15:48 作者:成彩银 来源: 贵州是平的——文学征文获奖作品一等奖 字号:    

小时候的路

孩童时,跟着大人到乡里赶场,天还没亮就听到父母的房门咯吱地开了,我就知道父母已经起来准备挑装着山货的箩筐去乡里赶集,卖山货来补贴家用。有一次,我早起也要跟着去,父母拗不过我就让我跟着。天才有一点亮,加上浓雾笼罩,可见度就两三米,为了能在集市里找个好的位置,父母走得很快,裤脚一会儿就被路边的小草打湿了,箩筐划过路两边的树枝、树叶、芭茅草,发出“唰唰”的声音,时而还带动路边的小树摇晃。水珠滑落进我的脖子里,一阵寒战,但它很快又被汗水的热气覆盖了。我一路小跑,紧追快赶,气喘吁吁,有点后悔跟来了,但又很兴奋,毕竟能去赶一次乡场并不容易。虽然从我家到乡里只有十多里的路程,但都是山路,我们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到乡集市里,那时多么希望马路能修好,坐着车就不用这么累了,而且速度很快。

那时候去山上放牛,看到山对面有小伙伴也在放牛,然后我们隔山喊话聊天,能听得很清楚。那时好想把牛赶到对面的山上或叫小伙伴把牛赶到这边山来一起放,这样我们就可以一边放牛,一边烤粑粑吃,还能在一起玩耍。但我们都知道,等把牛赶到对面的山上,天都差不多黑了,那时多想有一座长长的桥能连接两山。那时我们对路的印象就如李琼那首《山路十八弯》里唱的一样“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贵州农村的山路不只十八弯,有的一座大山上的路就有几十个弯,那时的人们喜欢数走过的弯,这样下次再走这条路的时候通过数走了多少个弯就大约知道走了多少路程了。

老家九十年代的路

在县城读初中、高中,还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从老家德顺乡到黎平县县城走的是二望坡老路,要三四个小时的车程。路都是七绕八弯地爬到山顶,然后又从山顶左弯右拐地下到山脚。绕完一座山,再爬一座山。山陡路弯,晕车呕吐事小,最担心的是发生山体滑坡导致路中断,去到半道又得折回。最让人心颤的是时而听闻这条道上有交通事故发生,所以遇到下雨天,我们都要先打听一下二望坡上有没有堵车才决定要不要出发。

那时从县城到贵阳还没有高速路,走的是国道。记得我去四川成都上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去贵阳,从县城乘坐每天下午七点钟发车的卧铺车,一路颠簸,摇晃一晚,睡不好觉,到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才到贵阳。然后才到火车站买贵阳到成都的火车票,因为要开学,学生多,很难买到票。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更不能网上提前订票,只能到火车站售票窗口买,而买当天的车票一般都买不到有座位的票,只能买站票,如果买到站票也只能选择上车,一站就是十八九个小时。

那时我就想家乡的路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自由”,想走的时候走,想来的时候来,想去哪儿,一溜烟的工夫就能到,还能像火车那样走得平稳该多好。那时我们对“高速路”没有什么概念,不知道“高速路”是什么个样子,猜想一定很直、很平,将这崇山峻岭的贵州和“直”“平”联系起来,确实有点天方夜谭。

回家的惊喜

在大学的时候,由于路程遥远,我除了在第一个学期回家过年外,后面几个学期都一直待在学校看书或打寒暑假工。2003 年大三上学期放假回家过年时,我因在贵阳买不到直达黎平的卧铺大巴车车票,所以就只能先买到凯里的中巴车车票,然后再从凯里转车到黎平县县城。上车后,我就开始睡,一直以为又要受好几个小时的罪,但一路摇晃得没那么厉害了,所以睡得比较安稳,约两个多小时以后我就听到有人说快到凯里了。开始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然后爬起来看向窗外,我们乘坐的车正在黑色平坦的路上飞驰,还可以看到路像两条黑色的带子一样并列穿梭在大山之间并伸向远方,这就是自己心中好奇已久的高速路。

逐渐崛起的高速路

在外面打工了几年后,我听父母的话回家参加编制考试,在凯里边工作边复习考试,2013 年,我开始奔走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各个县参加考试。那时,各个县都通上了高速路。为了不影响工作,距离凯里近的县就请半天假,考完试后马上找车回凯里,全程高速,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还能赶得了下午上班。

更惊喜的是,2015 年,贵阳至凯里的高铁开通,之后我到贵阳办事,第一次体验了坐高铁,稳稳当当的,就像列车在平地上跑一样。如果不看窗外,都没感觉到列车的速度那么快。而贵阳到广州的高铁开通,单程只需五个多小时就能到达。

贵州实现了“县县通高速”

后来我到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参加考试,出发前在地图上找路线的时候,本想着看有没有铁路线,最后连高速路线都没看到。那时望谟县的交通还是比较落后的,让我又体验了一回“山回路转”。

可能是一种缘分,我有幸参加了这里的建设,并见证了这里的变化和发展。

记得第一天去村里上班,车子行在陡峭的悬崖上,因路很窄、路两边的杂草又多,我们看不到路有多宽,总感觉有车轮子悬空,一路紧张,头皮发麻,手心全是汗,习以为常的本地同事开玩笑问“怕不怕”。之后我才知道这个村好歹还有条小路,其他很多村当时连村路都没有。

2015 年年底,望谟县拧紧发条、后发赶超,终于建成望安高速,望谟县是贵州最后一个通高速路的县,望安高速的通车让贵州成为西南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接下来短短几年间,望谟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目前,望谟县已经建成安安、罗望、紫望、县城至望谟港高速公路,覆盖了 11 个乡镇(街道),G552、S318 等 5 条国道、省道过境,全县公路里程 4400 公里,望谟港至珠江入海口磨刀门码头水路 1250 公里,实现了水上自由航行。望谟县县城至省会贵阳市二百多公里的车程只需两个多小时,至兴义市 159 公里只需一个多小时。通村路、通组路、串户路都实现了硬化,还建成了一大批产业硬化路。

望谟交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产业的迅速崛起,促进了黔货出山,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脱贫攻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曾经的梦得以实现

参加工作后,我一直惦记着在广东认识了十几年的老朋友,也想自己去体验一下从贵阳乘高铁五个多小时就能到达广州的感觉。然后在一个国庆节假期,我终于乘上了南下的高铁,列车在一个个山洞隧道里穿梭,在一条条高架桥上飞奔。

在宽敞舒服的高铁车厢内闭目小憩间,忆起了之前外出务工乘车的辛酸,想起了在绿皮火车上熟悉的声音“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来,腿让一让、让一让”。那充满着汗味、脚臭味、泡面味且空气不流通的车厢情景历历在目,这一次乘坐高铁的体验,让我完成了当初的愿望。

我国交通发展迅速,尤其在最近的十来年间,贵州战胜了“地无三尺平”的限制。在高山深谷里,架起了一座座大桥;在悬崖峭壁上,凿开了一条条隧道,建起了一条条高速路、高铁。很多高速的交通要道直接建在山顶上,云雾缭绕的,就如架在云上的天空之路,从一座山到另外一座山简直就像如履平地一般。

记得有一次在车上听见一个姑娘对她妈妈说:“这是第 38 个山洞了,怎么还没有到,贵州怎么有这么多山洞,我们那里一个山洞都没有……”她趴在车窗前一直看外面的高山树林、山谷里的农户小屋,显得有些兴奋。我微笑地看着小姑娘,心想“小妹妹,如果再往前十年来,你数的不是洞洞而是弯弯”。


折叠

角色模式

返回顶部

PG电子 DB真人 新葡京博彩 澳门博彩平台 bwin·必赢中国官网